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栏目:研究生博士落户 人气:0 时间:2023-02-10 来源:网络
(上海交大医学院新一批医工交叉博士即将毕业,“X+医学”拓荒更多生命未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一批医工交叉博士生毕业在即,他们的科研成果在临床医疗中体现了较突出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研究包括“超声影像监控下磁调控微纳机器人用于增强血栓治疗”“OGT及其介导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肺癌骨转移中的功能机制”等,极大拓宽了跨高校、跨院系、跨学科间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的新思路,掀开“以学科为中心”迈向“以问题为中心”的复合型高端医学人才教育新格局,交大医学院医工交叉进程迈向新阶段。
学科交叉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源泉,拥有126年办学、70年办院经历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有医工交叉的传统,两校合并后更充分发挥交大医学院医科与上海交大理工科的优势,以平台、人才、机制等多措,拓荒更多未知领域。
“大健康”布局,学科交叉全面启动
新工科、新医科建设的号角,给医学、工科都注入无限活力。两校合并后,交大医学院在“大健康”布局下,学科交叉全面启动,让交大医学院医学学科与交大校部理工科深度交叉,率先在国内创新提出医工交叉模式,搭建平台、探索机制,提高医工交叉和转化医学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出一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成果。
“交叉学科”于2021年1月正式被教育部新设置为第14个学科门类,根据全球科研大数据分析显示,上海交大医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精准医学三个领域已有651个研究主题居世界前沿地位,常用于衡量学科交叉程度的Rao-Stirling指数值为0.739,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0.5。特别是在手术机器人、3D打印、AI辅助诊断等领域的多个医工研发团队,探索出一套适应交医模式的医工交叉成果转化工作机制。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高端医疗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交大医学院联合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院率先在附属医院布局“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中心坚持以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为导向、尖端技术普适惠民为目标。
由眼科领域范先群院士项目组研发的眼眶外科内镜导航系统,实现眼眶手术精确定位和引导,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组依托机器人实验室,国际首创基于导航的多自由度眼眶手术机器人,实现了高精度眼眶截骨、磨削等高负载刚性操作;项目组正在开发内镜导航监控下的主动-主从相结合的增强现实眼眶外科机器人系统,实现数字化手术设计、增强现实导航引导和机器人手术操作的全方位整合,将眼眶手术的精确性和微创性推向新的高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吴皓教授团队开展国产听觉植入手术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初步已完成耳科手术机器人、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装置、预弯电极植入装置的设计及样机制作。团队应用RobOtol耳科机器人成功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最小年龄1岁(世界最小)。
骨科李慧武教授团队与上海微创合作研发了具备全方位动态跟踪、灵巧构型设计及边界控制等特性的半主动、轻便型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已获批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张陈平教授团队已初步开发完成“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人系统”,促进下颌骨重建外科手术向个性化、安全化、精确化与微创化方向发展。
泌尿外科薛蔚团队历经多年研制出一套集精细化操作、肾内压实时预警功能及内镜下辅助诊治于一体的经输尿管肾内介入诊疗机器人系统。与传统输尿管软镜相比,该机器人系统具有明显的人体工程学优势,操控精细化、舒适度评分更优。
打破学科壁垒,引领跨越式发展
交大医学院历史上一直有医工交叉的传统。第一套国产专用小儿心脏病手术的手术器械、第一台国产小儿体外循环机(心肺机)、国产膜式氧合器……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创建者和首任院长、中国小儿心胸外科开拓者丁文祥团队,通过医工交叉合作自主研发。丁文祥教授自主设计并监制的一系列医用器械,为我国开展婴幼儿心脏手术提供条件,尤其是通过采用国产膜肺机实施的第一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获得成功,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医工交叉学科开拓。
一代代交医人勇于钻研、开拓进取,引领学科跨越式发展,也为交大医学院的学科交叉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交大医学院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开创医工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
为支撑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交大医学院很早就着眼未来医学发展,进行交叉学科布局——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医工交叉研究基金,增设转化医学重大项目,以项目带动平台建设,以平台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组建高水平协同交叉创新团队,推进学科建设和复合创新人才培养;附属医院加快以信息化建设为主的智慧医院建设,以及国家级医学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交大医学院大胆创新改革招生模式,开创“X+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在全国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理工文等学科中招录优秀本科毕业生,吸引多学科背景的一流生源来学医,学生在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四年学习后,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涌现出一批兼具扎实工科理科背景,又具有过硬医疗技术的杰出人才。
交大医学院还在已有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AI、5G等前沿技术,构建交叉学科课程体系,设立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由院士领衔主要课程建设,组建了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领域的高水平师资团队。
医学院还携手交大校部探索依托科研项目的医工交叉博士生联合培养模式,将医学院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学院、机动学院、电信学院、化工学院、生命学院的项目合作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此期间,构建“以培养解决临床复杂问题能力”为目标的质量评价体系,初步构建医院、企业、高新产业园区等多方联合的创新实践育人基地。
医工交叉逐渐成为交大医学院新医科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探索医工交叉融合机制,引导整合生命科学以及理工科学等领域的科研力量,解决医学与健康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与此同时,培养一批复合型“新医科”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打下人才资源基础,推进一流医学院和一流医学学科的发展。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图:交大医学院提供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764198983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汇京国际广场2301、230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