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栏目:应届生落户 人气:0 时间:2023-03-04 来源:网络
(人数增加但岗位减少 申城应届毕业生如何应对“难上加难”求职季?)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留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们种下了又一季的毕业花。除了毕业生们选定的圆锥绣球,学校还将土豆花增为“毕业花”——土豆耐寒耐旱、耐瘠薄,种到哪里都能生根,任何土壤都能开花结果。
往年,过了“金三银四”的五月,是各大高校就业工作的收尾阶段,而在这个极不平凡的时期,推进应届毕业生就业还处于攻坚阶段。申城多所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透露,疫情影响下,大学生求职时求稳的心态坚定,而学校也在积极引导毕业生,尝试到能“开花结果”的土壤“生根”。
疫情下的诸多无奈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共22.7万人,比去年增加两万人,截至5月6日,毕业去向落实率是36.47%,比2020年同期高10.03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6.54个百分点。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坦言:“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很大压力。”
“疫情造成了就业市场供需有一些失衡。”上海电机学院分管就业工作的学生处副处长张跃辉表示。他分析,从市场角度来说,按下“暂停键”后,部分企业停产或降低产能,同时压缩人力资源的投入;另外,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也发生了改变,扩大产能的意愿不强烈。“两个因素的叠加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不相匹配。”他说。
图说:上海电机学院校长龚思怡带岗直播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此外,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申城高校自3月起纷纷进入封闭管理或准封闭管理状态——线下招聘会取消、学生也无法到企业实习。“用人单位在选人的时候很注重潜力,但是线上沟通的方式限制了企业对学生潜力评估的有效性。”张跃辉坦言,“也有企业认为,应聘者除了业务能力之外,和团队间的默契程度也很重要,这通过线上方式同样很难显现。”
张跃辉也发现,疫情对毕业生的求职意愿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下的大学毕业生主力军是‘00后’了。以往我们调研发现,他们的价值追求是多元的,除了薪资报酬和专业对口外,还会考虑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关注个人情感和价值的实现等。”他告诉记者,“这两年来,毕业生求职趋于保守,考研、考公务员、入职国企的意愿明显增加。”一部分毕业生“大公司不要我,小公司我也不要”的心态,也是就业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原因。
也有其他高校负责就业的老师介绍,有毕业生原本已和企业达成了意向,但是由于疫情,双方“牵手”的前景变得模糊,也造成了焦虑情绪在学生间蔓延。
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两年,直播很火。直播可以带货,可以卖农产品,那能否“带人”呢?在今年的就业季,申城高校也开始尝试直播这种方式,别具一格的形式赚足了眼球,不仅参与企业超出了学校预期,而且效果同样喜人。
图说: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在直播间进行推介
“这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综合能力强,很有后劲,用人单位可以考虑选择……”早在3月30日,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就带着20名毕业生亮相直播间,通过B站、抖音、视频号向企业推介学生。这样的直播,到5月中旬他已经进行了10多场。
直播“带人”的新形式,原本是学校在封控管理期间想出的“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从去年冬天到开春都在走访企业,现在到了签约面谈的关键时期,突然遭遇疫情,我们不能等解封了再做工作。”王宏舟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直播到后阶段,企业HR们开始抢人了,甚至有‘潜伏’在观众群里的其他企业HR直接给我们学生发了意向签约信息。”
该校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孙红刚透露,在直播之前,学校形成了12份调研报告,与很多企业进行了对接,确定了15类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涵盖了755家单位。“根据调研的情况,我们筹划推出第二阶段的直播,也有针对性地邀请企业广泛参与到直播里面来,使得这一个系列的直播推介更加聚焦,人岗匹配度更高”。
图说:上海海洋大学直播间互动热烈
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辅导员顾益江最近一直在为264位毕业生的前途奔忙——有的学生考研初试成绩不理想,准备放弃。顾益江拿着他们的成绩单,查阅、整理目标院校的往年录取分数、复试要求等信息,逐一和同学交流。他把相关高校的调剂信息推送给符合条件的同学,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准备复试。最终,学院有9名同学调剂成功,约占年级考研总录取人数的1/3。
“答题和科研并不是你的优势,你个性活泼,擅长跟人打交道,可以多考虑市场或销售方向的岗位。”小刘考研失利、错过秋招,顾益江推荐他参加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举办的线上求职训练营。如今,小刘已顺利签约上海电气集团。“我当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真不知道怎么办。感谢老师给我指明了方向。”他说。
此前,教育部还发起了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的专项行动。在这一契机下,上海外国语大学积极挖掘与毕业生相匹配的岗位信息,分学科专业开设多场次空中招聘会。自3月至5月中旬,累计组织17场空中招聘会,提供6000余个岗位;累计发布2.6万余家用人单位的就业实习招聘信息,提供7.7万余个岗位。“学校在学生宿舍楼和教学楼内开辟一批独立‘面试室’,配置线上面试设备,提供实时技术服务支持,全力保障学生线上面试需求。”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曹姝婧透露。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正全力推动应届生就业工作:一是出台各种政策性岗位、企业税收减免、社保补贴政策,鼓励企业聘用应届生;二是加强网络招聘和岗位募集,市级层面直接组织毕业生线上招聘会,并持续到8月底;三是优化毕业生就业落户政策,第一批落户从疫情平稳后开放并受理至8月底,第二批将于2022年年底开放受理。
攻坚依旧不易
上海海洋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孙红刚向记者感慨,以往大四上半学期,就有一批毕业生敲定了自己的未来,“金三银四”的求职季,大部分学生也确定了方向,考研的学生也陆续完成了面试,五月本是个收获的季节。“今年除了考研学生外,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求职之路是停滞的,推动就业工作还在‘攻坚期’。”孙红刚表示,和两年前疫情暴发初期不同,当年5月后,很多达成初步意向的学生闭环到企业实习,由企业负责吃住,进行属地化防控管理。而从目前情况看,学生在校准封闭管理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该校校长万荣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学校也在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赴基层就业。2021年学校有541名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在中西部广袤的大地上发光发热。“我们为有志于建设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搭平台、给资源、解难题,开展各类地区就业政策宣传活动。”他说。
上海交通大学长期以来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引领和专业培养,精准输送更多优秀交大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据悉,在2022届毕业生中,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号-号签约学生均来自上海交大,全部投身国家重点行业单位。
当下,对于尚未明确未来方向的毕业生,申城高校多采取精准排摸,一生一档,分类指导,按照学业困难、考研二战、求职能力弱等各类重点群体制定精准帮扶计划,并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春招特训营、个体咨询、简历指导等。
在多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看来,这样的经历,对毕业生而言也是一种历练,在走向社会的临门一脚接受更多的挑战,也是学校和学生们共同上的宝贵一课;同时,他们也一针见血地指出,除了政府和企业帮一把,学校扶一把,也需要学生真正动起来——只有多方共同奔赴,才能合力突围。
华东理工大学本科辅导员顾益江在平时就引导大家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就业观念,积极抢抓就业机遇。他还发现,有些同学的求职是因为对用人单位不了解而被耽误的,因此在向学生推发人才政策、岗位需求等信息时,还会对相关行业前景、岗位性质等加以阐释。
从学校角度而言,“难上加难”的求职季也带来了诸多思考和经验。“今年,我们组织了在校学生中有摄影特长的为毕业生拍证件照,请来资深HR告诉同学们行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再有就是,通过已经就业学生的朋辈影响,促进就业意识的提升。”上海电机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张跃辉谈到,“大学生就业难题,只要肯下功夫、用心思考,就可能会是另一种别开生面。”
新民晚报记者郜阳易蓉
【相关阅读】关注大学生就业|听听3位同济毕业学子的就业故事
关注大学生就业丨“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也是抗疫”——华理这位辅导员这样投入抗疫
关注大学生就业|招聘活动不打烊,复旦全力推动毕业生就业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764198983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汇京国际广场2301、230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