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栏目:应届生落户 人气:0 时间:2023-04-21 来源:网络
(问教丨名校应届毕业生直接落户上海的进步与争议)
*来源:腾讯教育(:qq_edu),作者:熊丙奇
9月23日,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发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下简称《评分办法》)。对比2019年的政策,最新版《评分办法》中将直接落户范围进行了扩大。比如,对于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对于本科毕业生,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增加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试点,探索其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这意味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
此举当然有进步意义,但同时也遭遇争议。其进步意义在于,除北大清华两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基本条件即可落户上海外,新增了4所高校,这4所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落户的条件放宽了。但是,由于新增的4所学校都是“双一流”建设学校,因此也被质疑是强调“唯学历论”,会加剧“名校情结”。
在笔者看来,放宽直辖市落户限制,很难一步到位到所有本科院校毕业生,这需要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关键在于,在新增4校后,未来会不会进一步增加其他学校,如果就局限在“2+4”范畴,那么,确实会出现网友担心的刺激“名校情结”的问题,不利于推进打破“唯学历论”的教育评价改革。
其实,在去年上海推出北大清华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时,就引发争议,复旦等校的学生质疑这是学历歧视。今年把复旦、上海交大等四校纳入,这四校学生当然欢迎这一政策,而其他学校,如上海财大、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校的学生也会有去年复旦等校学生一样的质疑。
从政府角度看,进一步增加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的高校,已经是很大的突破,选择名校,也可吸引优秀人才留沪。但是,由于只有名校应届毕业生才能获得直接落户的资格,因此,这势必会导致学生更加追捧名校。在高考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学生不管有无专业兴趣,会首选学校,因为哪怕某校的专业富有特色,可不在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的院校名单之中,就无法获得直接落户的机会。另外,一名学生如果第一年高考没有考进名校,会考虑来年复读以考进名校,这可以节省多年为落户而等待、奋斗的时间。
之前,网红主播李佳琦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落户上海,受到舆论好评,认为是打破唯学历论,倡导重视技能。与这一受到好评的新闻对应,由于放宽落户条件只针对少数名校,又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唯学历论”还依旧存在,也由此可见破除“唯学历论”的艰难。上海新高考改革,率先取消了高考录取批次,这被认为是淡化学校身份标签,鼓励所有本科院校平等竞争的改革,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承认,有的政策又在进一步强调学校的“身份等级”。
那么,是与破除“唯学历论”的改革方向渐行渐远,还是渐行渐近呢?这取决于接下来的行动。在原有的落户政策基础上,放宽名校毕业生落户条件,这是落户政策改革的进步,给优秀人才更多的便利,如果持续放宽到其他本科院校,那就是改革的更大进步,也与破除“唯学历论”渐行渐进。这需要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需要注意的是,唯学历与唯分数、唯升学等是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顽障固疾,对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要消除基础教育阶段的升学焦虑、名校情结,让高等学校安于定位,就必须破除“唯学历论”,不再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以此引导各校在各自的定位上办出高水平和特色,引导学生以提升能力选择学校。各级政府都要意识到推进破除“唯学历论”改革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系统性改革,需要统筹推进。各地都要吸引优秀人才,但是不要把优秀人才与学历划等号,要建立起以能力为导向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本文转载自“腾讯教育”,作者熊丙奇。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764198983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汇京国际广场2301、2309室